郑新荣(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副主任):我认为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讲,以这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所不妥。抗战时期沦陷区的难民生活是比较严肃的话题,应该采取比较正式的教育方式进行。青少年年龄和阅历决定了他们对待这类亲身体验活动抱的是游戏的态度,因此在活动中青少年表现出来的“窃笑不止”、“打闹”是必然的,此外在这种模拟的情景下,“日本兵”会残忍地对待“难民”吗?当时的日军采用的枪毙、活埋是常事,现在是不可能再体验得到的。况且“难民”在精神上承受的东西不是学生半天就能体验得到的。我觉得在对待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选择安全、道德、正面的教育途径比这种亲身体验的效果要好。
阮宝祥(东直门中学初二年级教研组组长):我参加了这次夏令营活动。活动内容是举办者安排的,我们事先都不清楚。在体验沦陷区生活时,举办者担心老师的在场会让学生分心,所以老师都偷偷地跟着去观看。我认为这个活动的用意是好的,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说教形式要有意义得多。对于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超过正面,我也说不准。
徐宗玉(东直门中学初二(5)班班主任):“体验沦陷区生活”的形式比较新颖,这种情景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适合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对当时的历史只限于书本上的理解,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有一点实际的感受。但同时我们也该认识到,沦陷区的历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组织者的出发点是想通过该活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从学生收效方面讲是不能如组织者所愿的。我们班的部分学生告诉我,“特害怕,吓死我了”。不过也有认为挺好玩的,事先知道是假的,所以也就没什么感觉。
李荣建(学生家长):孩子参加夏令营后曾与我们聊起过沦陷区的事,他只是觉得挺好玩,当然也就不能体会当时沦陷区难民的感受了。孩子跟我们聊起一些调皮的孩子爱捣乱,一捣乱就被“日本兵”拉出去“枪毙”,他们觉得非常好玩,于是就被“枪毙”了好几次。我觉得这个活动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没有太多的作用。像这种活动是否要提前让学生知道,事先教育一番,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体验。
郭永福(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我认为举办者的出发点是好的。让学生吃点苦,受点磨难,体验“难民”生活是有必要的。但通过一次两次的亲身体验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我们应当从日常生活中就开始教育学生如何爱国。
朱蕴茹(学生家长):我认为孩子受到了一定的教育,“亲身体验感”要比电视、电影的说教形式有意义。孩子为了证实他们发的“良民证”是不是真的,特意询问家里的老人。回来后告诉我们,日本人很凶狠,对中国人很“残暴”,我觉得通过这点就已经说明他已受到教育了。